「心理援助专栏」孩子居家学习,家长如何远离

摘 要

  【心理援助专栏】 欢迎拨打中国计生协免费疫情心理咨询服务热线:0571-85109955 面对疫情“自我心理调适技术”(四十一) 孩子居家学习,家长如何远离焦虑情绪? 在这个“加长版寒

【心理援助专栏】

欢迎拨打中国计生协免费疫情心理咨询服务热线:0571-85109955

面对疫情“自我心理调适技术”(四十一)

孩子居家学习,家长如何远离焦虑情绪?

在这个“加长版寒假”里,各地学校都开展了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。数据显示,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总体不错,相比之下,家长们则显得更紧张些,特别是家有中考和高考考生的家长们。

家长们对什么时候开学、中高考时间是否推迟、小孩在家学习较为散漫、网课效果不佳等问题感到担忧,而这些担忧的背后都承载着各自的焦虑。

研究表明,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个体产生警觉、及时做出反应、保证效率。适度焦虑可以让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学习、加强管教、保证学习效果。但过度的、长时间的焦虑状态,除影响家长自身的身心健康外,还会将负性情绪传递给孩子,造成家庭氛围、亲子关系紧张,不利于孩子的学习。所以,家长有必要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所觉察。

当意识到自己过度焦虑时,可以选择哪些方法来进行调节呢?

1.呼吸放松训练

建议家长们每日尝试两次呼吸放松训练,使身体从紧张状态松弛下来,恢复情绪的平稳。包括:

(1)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(加入自己喜欢的轻音乐)并以一个舒服的姿势进行,站、坐、躺都可以;

(2)鼻子吸气,肚子鼓起来;嘴巴呼气,肚子瘪下去,可以通过吸气默数3秒、呼气默数5秒的数息方式,让呼吸尽可能长而平缓;

(3)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于呼吸和数数;

(4)每次训练5分钟。

2.“蝴蝶拍”训练

“蝴蝶拍”属于心理稳定化技术的一种。双臂在胸前交叉,双手轻拍自己的双肩,注意速度一定要慢,好像母亲在安慰受惊的孩子时的力度和节奏。拥抱自己、安慰自己,可以促使心理和躯体恢复和进入一种“稳定”的状态。该练习通过对身体双侧刺激,促进信息加工,激活副交感神经,从而使我们的情绪稳定、获得安全感、愉悦感,建议每次练习5分钟,每天两次!

3.认知行为调整

家长们可以从这三方面来调节焦虑情绪。

首先,以解决问题的角度面对客观事件,如目前你能为孩子的学业发展做些什么。寻找可控感,和孩子商量电子产品使用时间、一天的学习规划、协助进行知识掌握情况检测、保证孩子的学习状态等,尽最大可能去协助孩子。

其次,分散自己的注意力。除了孩子的学业,也可以将目光移到别的地方,如和孩子一起运动、一起玩游戏等。

最后,家长们可以尝试觉察自己焦虑背后想法,如看见孩子在听网课时打哈欠,你此时的想法是什么呢?是孩子昨天一个人在房间一直看手机导致睡得很晚,是他打哈欠根本没有在认真听课,还是他太累了?我该如何帮助他?消极的想法容易导致焦虑。家长们尽量选择正向的、积极的信念代替自己绝对化、糟糕至极的信念,与孩子一起积极面对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
4.“我信息”表达改善亲子沟通

身为孩子们的监护人,家长们需要合理表达自己的建议,而表达方式显得尤为重要。

建议用“我信息”表达,包括表达客观事实、情绪情感、期待三个步骤。这种具备“双赢”效果的表达方式既能降低家长焦虑情绪,又易为孩子所接受,共同协商解决方法。

如看到孩子上网课打哈欠,可以说:“我刚才看到你在上课时打哈欠,对你的身体和这堂课的学习效果有所担心,希望你以更饱满的状态进入课堂。”然后再鼓励孩子进行个人表达,加强沟通,互相支持。

学业是孩子们的任务,相信孩子们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,会有一份独特的人生体验。在这种时刻,作为家长,我们更要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。选择我们能做的,哪怕是极小的事情,如为孩子做一道营养可口的美食,为孩子做一个果盘,为孩子热一杯牛奶……

相信这段独特的、珍贵的亲子时光,会成为日后亲子之间一份沉甸甸的爱的记忆。

【作者:李晓倩,应用心理学硕士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】

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,不同人群中出现恐慌、焦虑、害怕等心理问题持续增多,急需心理方面的疏导和积极情绪的应对。

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做好防控疫情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,向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心理支持、心理疏导服务,预防和减轻疫情引起的心理困顿,中国计生协组织专家编写了疫情期间“自我心理调适技术”系列问答,公众号自2月4日起开设“面对疫情——心理援助”专栏进行连载。更多问题,欢迎拨打中国计生协免费疫情心理咨询服务热线(0571-85109955)。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